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张嫱)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77%……记者近日从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前5个月青岛汽车产业持续发挥工业经济强引擎作用,全市汽车制造业上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44个百分点。
亮眼的数据是青岛汽车产业加速驶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时代最好的注脚。今年1至5月,青岛实现整车产量39.04万辆,同比增长50.1%;实现整车产值442.85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6.3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732.9%;新能源汽车产值为106.79亿元,同比增长229.3%。
近年来,青岛瞄准全球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方向,持续升级产业链。如今,以响当当的整车制造硬实力为带动,青岛正加速构建起一个面向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高效协同产业链,为汽车产业“下一步”积蓄更多发展后劲。
新能源汽车持续走强是今年以来青岛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的“关键变量”。
近几年,受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同样面临种种挑战,而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为数不多的“增长密码”。2024年,全球汽车产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超过20%。
回到国内,市场结构的变化也一目了然。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44%,而汽车整体销量同比增幅为10.9%。换言之,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事关“未来”的产业布局,而是直接决定“当下”的产业基本盘。
青岛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突破发展的5个新兴产业之一。青岛依托既有的整车制造优势,持续深化与整车企业集团合作,推进传统车企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跨越,加快现有燃油车向适配先进平台架构、高度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转型。
强势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刷新青岛汽车产业的基本盘。今年前5个月,青岛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全市整车产量中的占比已超过40%。根据此前青岛出台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青岛的目标是到2027年,全市整车产量超过13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这意味着青岛在实现新能源汽车转型上开了个好头。
一辆汽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构成,因此整个产业发展高度依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只有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形成高效协同,产业链才能释放最大合力。近年来,青岛以整车企业为带动,培育发展竞争力强的零部件企业,构建“整零协同”的汽车产业生态。
目前,青岛汽车产业在空间布局上为“三极支撑”,分别是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汽车生产基地。“三极”均以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链”接起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
作为青岛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青岛汽车产业正在以全产业链思维重构竞争优势,培育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核心增长极。
汇融优配-正规配资平台-股票加杠杆-a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